101岁老人冷遇春:“早饭是我的当家饭”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9月26日,记者来到茅箭区柳林新村百岁老人冷遇春的家。房屋宽敞明亮,老人头发花白,见记者到来还拄着拐杖急忙迎上前。采访中,老人说话声音虽不大但吐词清楚,丝毫看不出眼前这位老人已有101岁的高龄。
记者问起冷遇春的长寿秘诀时,他告诉记者:“早饭是我的当家饭。”儿子冷荣平说,老人一直以来都将早饭看的很重要,常年坚持“早吃好”的观念,一天四餐吃得很规律。
“我很喜欢吃粽子、汤圆、玉米粥和糯米饭。”冷遇春边笑边告诉记者,相对于早餐的丰盛,午餐和晚餐他就吃的较少,下午4点左右会有一顿麦片加餐,饮食清淡但很有规律。
冷荣平告诉记者,父亲不仅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规律的作息。“每天早上7点左右他就起床了,晚上10点前一定会睡下,中午一定会午休两小时,没事儿还能在家看看电视,拄着拐杖走两步。”冷荣平笑着说,父亲虽然耳朵不好,但视力一直不错,每天都会打开电视看新闻联播或是历史影片。
冷荣平告诉记者,父亲从1987年开始编写郧阳区(郧县)体育发展史志。至今32年笔耕不辍。冷荣平介绍说,2009年的一天,老人早起写书查资料时,突然冠心病发作晕倒在地。入院后,被诊断心脏衰竭,马上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已是耄耋之年的冷遇春,即使在承受了极危险的手术之后,仍然心系写书,他让儿子将史实资料带到医院,只要稍微清醒便拿起书看。出院后更是不顾家人劝阻,立即投入创作。
写书丰富了冷遇春的晚年生活也更让他能够静心。“每天下午醒来,父亲总会坐在书桌前看看书,有时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冷荣平说,父亲不像其他老人,晚年爱好打牌,他能有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是一件难得的事,如今老人能够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生活与多年的写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3年,冷遇春的老伴去世,一度让他非常伤心,后来,子女们担心父亲独自一人无法正常生活,儿子冷荣平便将父亲接来与自己同住。
去年立春前,冷遇春迎来了100岁生日。“儿孙们孝顺,给我办了一个百岁生日宴,那天别提有多开心了。”回忆起去年的生日宴,冷遇春乐开了花。他告诉记者,“孩子们长大后有了更多重要的事要去做,总不好天天在一起。”话虽这样说,但每次有儿孙回来看望他,老人总笑得合不拢嘴,去年能够有一家五代50人聚在一起为老人庆生,自然心里美滋滋。
“如今子女们现在都已经子孙满堂,家族越来越壮大,儿孙们也个个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只希望他们未来的日子能够越来越红火。”看着墙上挂着的全家福,冷遇春不由得感叹道。